注漿工藝不僅適用于軟土地基加固,也可應用于巖基的斷裂破碎帶和堵漏工程,對市政重大建設項目尤其在市區建筑群地下施工,對保護重要建筑管線或地下基坑開挖附近的重要管線(如煤氣、電纜大口徑水管等)以及控制不均勻沉降,防止破裂效果尤為明顯。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關于高壓注漿機工藝的相關說明。
一、注漿目的:
1.保證隧道結構和隧道施工安全;
2.保護生態環境,防止由于地下水的過度流失對附近地表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。
二、注漿堵水段的確定
1.根據地質綜合評判及超前探水,當掌子面前方存在高壓富水區,具有較大規模的涌水、突水;對隧道結構和隧道施工安全構成威脅的地段;
2.根據地表監測數據及超前探水和超前地質預報判定:隧道涌水可能造成地表水庫嚴重泄漏,對居民生產生活有重大影響的井泉干枯的地段;
3.根據地表監測數據和超前地質預報判定:隧道涌水可能引起地表嚴重塌陷并對地表建筑安全構成威脅的地段;
4.根據地質綜合評判及超前探水,當掌子面前方不存在高壓富水區,同時地下水滲漏對地表環境無影響時,可取消高壓富水段襯砌,而替換成該段相應圍巖類別的襯砌。
三、注漿方式:
注漿方式采用超前預注漿、局部注漿、補注漿三種方式,具體注漿方案分為下列幾種:
1.超前預注漿:根據地質綜合評判及超前探水,當掌子面前方存在高壓富水區,具有較大規模的涌水、突水可能,或水壓相對較低但圍巖差,巖體結構性能弱,開挖將導致巖壁失穩誘發涌突水者,采用超前帷幕注漿;
2.開挖后全斷面徑向注漿:根據超前探水及地質綜合評判結果,當巖體較完整,巖體結構可保證開挖安全,水壓低,水量不大時,采取開挖后對洞 周圍進行徑向注漿堵水;
3.局部注漿,分局部超前預注漿,開挖后局部注漿等幾種,根據實際情況分別采用;
4.巖體完整,不處于高壓富水帶,洞壁淌水面積較大時,實施開挖后徑向注漿堵水,徑向注漿范圍為開挖輪廓外4m;
5.判定開挖后圍巖有一定的自穩能力,且水量較小,水壓低或無水壓,采取開挖后注漿;
6.開挖后檢查水壓水量是否達到要求,若達不到要求,則實施開挖后徑向注漿或局部注漿;
7.注漿后,判定開挖后圍巖自穩能力情況,若不能自穩,則再預注漿;
8.巖體完整,局部出水時,僅對出水處實施局部注漿堵水;
9.注漿后流量仍大于控制排水量,注漿固結圈綜合滲透系數大于設計控制值或仍有局部出水點時,實施補注漿,其具體實施注漿方案根據方案,根據超前地質預備及揭示地質條件予以調整。
四、注漿參數:
1.根據本隧道的地質情況,經計算及工程類比確定漿液擴散半徑R=3m;
2.注漿孔布置:漿液有效注入范圍詳見設計圖,注漿孔孔底間距按(1.7:1.7)R米控制,周邊帷幕注漿設3--4環,正面鉆孔注漿封堵地下水;
3.注漿壓力:設計注漿壓力(終壓值)為2--3倍實測水壓力;
4.注漿范圍
a、正洞正常行車道注漿范圍II類圍巖為開挖輪廓外6.0m,III類圍巖為開挖輪廓外5.5m,IV類圍巖為開挖輪廓外5.0m;
b、正洞緊急停車帶注漿范圍為開挖輪廓外6.0m;
c、人行橫洞與車行橫洞注漿范圍為開挖輪廓外3.0m。